您好!歡迎進入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官網!?
        廣東省建材產業運行情況、轉型升級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
        來源: | 作者:秘書處 | 發布時間: 2015-12-16 | 27130 次瀏覽 | 分享到:
          12月10日下午,由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受中國建材聯合會委托組織的“廣東省建材產業運行情況、轉型升級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喬龍德,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會長吳一岳,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邊程,廣東省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副會長陳環,廣東省水泥行業協會、廣東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黎,廣東省玻璃行業協會,廣東省水泥制品工業協會,廣東省墻體材料行業協會,廣東省石材工業協會,廣東省建筑防水材料協會等省級行業協會,以及華潤水泥、塔牌水泥、中材亨達水泥、海螺水泥、南玻集團、新明珠陶瓷、唯美陶瓷、蒙娜麗莎、宏宇陶瓷、樂華陶瓷、建華管樁、紅墻新材料、廣州發展環保建材、鋼正建材、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廣東總隊等20余位建材產業相關協會、行業領軍企業領導出席了此次會議。座談會由陳環副會長主持。


          吳一岳會長首先發言匯報1~10月份廣東建材產業的運行情況及發展形勢。吳會長說,總體來講,我省建材工業經濟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但主要產品產量、銷售量下降,面臨庫存壓力增大,經營壓力增大等困難。1~10月份,全省建材(未含安全與建筑用五金)完成工業增加值1111.1億元,同比增長10.8%;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359.4億元,同比增長6.1%;完成利潤總額191.7億元,下降1.5%。主要產品產量方面,除水泥制造業略有增長(1.4%)外,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業同比分別下降16.5%、1.3%、3.9%。出口出現量降價升,出口總額達130億美元,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650億元,同比增長28.4%。主要是水泥投資和建材企業的設備改造和環保的升級改造。


          吳會長指出,廣東建材行業運行目前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一是產能過剩,我們目前未能適應在產能過剩下該如何生存。二是國家有關規范行業管理,化解產能過剩,引領行業轉型升級的行業準入辦法有些地方未按要求嚴格執行,未能落地,有些落后產能還在繼續建設,不僅加重了產能過剩,也嚴重挫傷了先進企業的積極性。三是廣東省是經濟發展很快的省份,環保要求很嚴格,環保執法很嚴厲,但很多陶瓷企業沒有掌握適應環保標準的技術手段,需因應行業的需求,加強行業尤其是陶瓷行業節能環保的技術支撐和政策支持;四是轉型升級和目前市場下滑的矛盾,在經濟下行環境下如何解決人才、資金等壓力,搞好轉型升級。五是綠色建材的配套政策尚未落地。

          針對我省建材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吳會長提出如下幾條應對建議:一是化解產能過剩,要加強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交流溝通,共同推動各項配套政策貫徹落實;二是積極落實水泥窯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置政策并爭取財稅支持等配套政策;三是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發展,綠色建材全面評價企業節能、環保、綜合資源利用水平、產品質量、性能等組成企業競爭力的要素,綠色建材推的好,落后產能自然就被市場所淘汰;四是加強對企業技術進步、科技創新的扶植力度,加快產品升級、產業結構優化;五是緊跟“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積極探索企業走出去,需要配套政策。


          隨后水泥、陶瓷、玻璃、水泥制品等行業協會領導和企業代表分別介紹了各分行業運行情況、企業經營狀況以及轉型升級的經驗和困難。蒙娜麗莎集團董事張旗康在匯報發言中說,很認同吳會長的發言,廣東建筑陶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不是在新增生產線投資,主要是環保治理、升級改造投資。蒙娜麗莎集團引入江蘇科行進行環保升級改造,采用新工藝對多種污染源治理,達到超低排放,經過試運行,在上個月的鑒定會上,專家組給了非常高的評價。我們廣東企業在環保方面意識是蠻強的、投入是很大的,希望國家有這方面配套的政策出臺。




          參會的代表們積極踴躍發言,氣氛熱烈,為了讓盡量多的企業代表有機會發言反映企業的情況,主持人臨時調整限制每個代表的發言時間,不少代表是在工作人員多次提醒時間后意猶未盡地結束匯報發言,并在會議結束后繼續進行交流。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喬龍德會長在聽取了大家的匯報后作了重要講話。喬會長指出廣東是我國建材大省,也是我國建材工業發展形勢的晴雨表之一,對全國建材發展有相當影響力。他對廣東省建材協會所做的工作以及廣東建材行業在經濟下行環境下的發展和在轉型升級、節能環保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并對各協會、企業反映的情況、問題,結合建材工業當前形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喬會長說,對當前全國建材產業運行中存在的產能過剩、效益下滑問題,要從發展思路、發展方式去改變,必須把創新驅動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要找到切入點在哪里,把創新驅動作為整體推進行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統領,以創新激發各種智慧才能、資源配置、發展形態、組織管理的創新作用與效能,使新的發展支撐在新的空間、新的領域、新的產品、新的形態與新的渠道上。

          喬會長指出,跨越式發展方式現在不行了,目前我們的供給側出了問題,如果這種雷同、重復的產能繼續發展下去,這個行業要滅亡,我們要調整供需結構,在供給側方面找到突破點,以解決經濟運行下行和經濟效益嚴重下滑的“兩下”局面。

          喬會長要求行業要有大局觀,要擺正行業利益、企業利益之間的關系,把整體行業利益和企業經濟效益擺在絕對一致的位置上,不能因為追求本企業利益、近期利益自覺不自覺地瓦解行業總體利益,要防止無意之中進入無序競爭而將行業推向困境而自身也倒下的局面出現。他說,行業如果興旺,企業經過努力可以得到應有的效果;行業如果失敗了,企業的努力也無濟于事。喬會長表示,對于目前出現的由于產能過剩導致工業拖了國家經濟增長的后腿的問題,國務院也專門聽了中國建材聯合會的專題匯報,并表示對產能過剩的問題要作為殲滅戰去打,包括兼并重組,會制定更多的政策去指引。

          喬會長提出,建材工業當前的發展應定位于四個方面:一是向高端發展,積極加強產品深加工和技術方向發展;二是向綠色建材發展;三是向國外發展,統一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發展布局,不僅各產業的骨干企業都要瞄準國際領先水平對標,邁入引領陣營,增強國際競爭力,而且要加快“走出去”發展的步伐,投資、經貿、合作全面擇機經營,除了產品還可以搞其他產業鏈,比如深加工,通過我們的優勢到國外去買礦山、開礦等等;四是向新的應用領域發展,向跨界跨行業的方向拓展新的發展空間,開辟新的需求和新的領域、牽引新的市場需求,使新的發展支撐在新理念樹立、新知識和新技術涌現、新政策和新市場的開辟、新智慧和新體制新機制的創立、新的生產力不斷展現的基點上。

          講到目前在做的十三五規劃,喬會長指出要轉變思路,用創新思維和理念、創新發展理論,編制好“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創新驅動為新的發展牽引;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為立足點;以拓展綠色新興產業為重點;以增加附加值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為出發點。實現在新的領域、新的政策、新的技術、新的標準的基礎上的新的發展與提升。(張海亮  王衛國)
            協會動態Association news?
         
            品牌名標 / We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