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靠港船舶和飛機使用岸電。加快港口碼頭和機場岸電設施建設,提高港口碼頭和機場岸電設施使用率。2020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50%以上專業化泊位(危險貨物泊位除外)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新建碼頭同步規劃、設計、建設岸電設施。重點區域沿海港口新增、更換拖船優先使用清潔能源。推廣地面電源替代飛機輔助動力裝置,重點區域民航機場在飛機停靠期間主要使用岸電。(交通運輸部、民航局牽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能源局等參與)
五、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污染治理
(十八)實施防風固沙綠化工程。建設北方防沙帶生態安全屏障,重點加強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太行山綠化、草原保護和防風固沙。推廣保護性耕作、林間覆蓋等方式,抑制季節性裸地農田揚塵。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將騰退空間優先用于留白增綠。建設城市綠道綠廊,實施“退工還林還草”。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自然資源部牽頭,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林草局參與)
(十九)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要加強修復綠化、減塵抑塵。重點區域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加強矸石山治理。(自然資源部牽頭,生態環境部等參與)
(二十)加強揚塵綜合治理。嚴格施工揚塵監管。2018年底前,各地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單。因地制宜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重點區域建筑施工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并與當地有關主管部門聯網。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加強道路揚塵綜合整治。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達到70%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重點區域要顯著提高。嚴格渣土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渣土運輸車要密閉。(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生態環境部參與)
實施重點區域降塵考核。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各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