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廠一策”清單化管理。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對鋼鐵、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實施應急運輸響應。(生態環境部牽頭,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參與)
重點區域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加大秋冬季工業企業生產調控力度,各地針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制定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差別化管理。要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載入排污許可證。企業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務的,一并納入當地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停產。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錯峰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負責)
八、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二十九)完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研究將VOCs納入環境保護稅征收范圍。制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9年底前,完成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產品VOCs含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工作,2020年7月1日起在重點區域率先執行。研究制定石油焦質量標準。修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關于監測狀態的有關規定,實現與國際接軌。加快制修訂制藥、農藥、日用玻璃、鑄造、工業涂裝類、餐飲油煙等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VOCs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鼓勵各地制定實施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研究制定內河大型船舶用燃料油標準和更加嚴格的汽柴油質量標準,降低烯烴、芳烴和多環芳烴含量。制定更嚴格的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修管理辦法,修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司法部、稅務總局等參與)
(三十)拓寬投融資渠道。各級財政支出要向打贏藍天保衛戰傾斜。增加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投入,擴大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試點城市范圍,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全部納入。環境空氣質量未達標地區要加大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投入。(財政部牽頭,生態環境部等參與)
支持依法合規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領域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建設。鼓勵開展合同環境服務,推廣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出臺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金融支持政策,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金融支持清潔取暖試點工作。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對大氣污染防治、清潔取暖和產業升級等領域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企業發行債券,募集資金用于大氣污染治理和節能改造。將